2023年,我国人口的萎缩幅度进一步扩大到208万,这一年的生育率仅为1.19. 生育率1.19的意思是平均每个中国妇女一辈子只生1.19个孩子,这说明好多的适龄妇女连一个小孩都不愿意生,这个生育率水平已经是世界上最低。何以至此呢?我不由得想到了从1980左右开始执行的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family planning)。
计划生育政策出台背景
1953年,在人口学家马寅初的提议下,我国政府做了第一次人口大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突破6亿,比1949年多了一亿多,截止1969年我国人口已经超过8亿,而到了1976年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9.3亿,这一年的生育率是3.2,还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不到30年时间人口增加了一倍。人口增加如此快的原因,和建国初期政府鼓励生育有很大关系,当时效仿苏联给生育小孩多的妇女颁发“英雄母亲”,“光荣母亲”的荣誉称号,当然人口增加过快也和我们传统的多子多福的观念有关。老百姓的生育意愿如此强烈,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的总人口三十年以后可不得超过20亿,于是政府决定出手压制人民的生育意愿,给它泼几盆冷水,降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更何况,当时亚洲许多其他国家包括韩国,印度、伊朗等也都在提倡节制生育。于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提倡“少生优生,晚婚晚育”的计划生育政策出台,让国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政策一出台就是史无前例的严格,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一孩政策)。
计划生育的执行过程
从1980年起,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第二年就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没多久就写入了宪法。于是各个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计划生育法规,对违规生育的人给予严厉的经济和行政处罚。“一胎上环,二胎绝育”这样的口号相信二十岁以上的人都不会陌生。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在街道随处可见,在我还是个小孩时,就对 “女扎”,“上环”,“结扎”,“男扎”这些避孕专业术语相当熟悉,因为听到太多了。在这样的生育政策影响下,年幼的我要是看到别人家里要是生了三个小孩以上,都会认为那家人是思想守旧、与政府作对的顽固份子。
1980年以前夫妇可以自由生,没想到没过两年只能生一个,由于计生政策转向太快,用力过猛,执行过程中碰到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党中央采取的办法是把一个地区的人口生育率强行和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升迁任免、评优评先进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就是说某位官员其他方面做得再好,只要他管辖地区生育率不达标就会被否定。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人违反生育政策,会被开除公职,就是大家常说的铁饭碗都会弄丢。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仕途当然会采取很多强硬的变形的举措。比如征收社会抚养费,强制上环,强行堕胎等。
强制堕胎引产
在湖南农村地区,据我母亲回忆,怀着我妹妹的时候经常提心吊胆,因为有超生检查队,他们一伙人会突然就跑到那些可能超生的孕妇家里,如果不巧孕妇刚好在家,那很有可能孕妇会被抓走并逼强制堕胎,是不是很像鬼子进村,所以为了躲避突击队的检查,村里的后山,亲戚朋友的家里都有那些挺着大肚子的妈妈们逃难的足迹。
说到这里又想起另外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事,我有一个姑姑,二胎怀着我表弟肚子很大的时候基本都躲在我们家(娘家),最后快要分娩的那天才急急忙忙回家,因为当时没有汽车,路途也不远,就走路回去,结果好巧不巧,走路走到刚好一半临盆要生了,没办法只能就地躺在农田小路上生产了,还好当时正好是夏天。那是田野中间的一条小路,路的一边是一小块农田,农田边紧挨着是一座小山,路的另一边是一条几米宽的河流,河流旁边是茂盛的一排大树,大树再过去是一片更宽广的农田,所以这是一条很空旷寂静的乡间小路,也许这条小路从来没有想到它会见证一个人类生命的诞生吧。
高昂的社会抚养费
违规生育的家庭是要向当地计生部门支付一笔昂贵的罚款的,这笔钱叫做社会抚养费,在八九十年代大概是一个农村普通家庭一年多的收入,1990年我姑姑生三胎,生我表弟,被罚了一千块钱。2003年我妻子的堂妹出生,被罚了九千,从此她就有了小名“九千”,一直到今天她已经读大学了,家里人还是喊她“九千”,九千这个数字也注定要伴随她一生。1998年出生的另一个表弟也被罚款了好几千,姑姑调侃说她这个儿子是用万千的钱买来的,后来喊着喊着就把他的小名叫做“万万”,直到现在他已经大学毕业几年了,我们见到他还是叫“万万”。当然,这是一笔不少的钱,有些家庭根本承受不起,没钱交罚款,怎么办呢,计生部门自然有办法,家里总有一些值钱的东西吧,比如家里养的猪牛很可能就被征收充公了。
奖励政策
据我母亲回忆,当年只生一个小孩的家庭除了会给颁发“独生子女光荣证”之外,还会在搞家庭责任承包制的时候多分到一部分田地,我们村当年好几户人家都获得这个光荣证。不过讽刺的是,这些家庭几年后全部生了二胎。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持续几十年强硬的计生政策的执行,极大地打击了老百姓的生育意愿,我国人口生育率从1976年的3.2降到90年代初的1.3,而在计划生育政策下长大的这两代人,他们正值适婚生育年龄,但他们的观念已经转变,即使现在可以生三胎,年轻人也不愿多生育小孩。
人口结构失衡
据专业机构推算,如果不执行强制计划生育,让人口自然增长,那么这三十多年间至少要增加4亿人口。目前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20%,随着现在出生人口的持续降低,老年人口占比会越来越高,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估计中国到2050年老年人口占比会超过三分之一,想想是个多么可怕的现象,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是多么巨大。
巨大的道德危机
全面一孩政策的实施35年,可以想象一下,全国有多少二胎三胎孩子是他们顶着违规出生的帽子来到世界上的,他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得躲躲藏藏,而生下来之后他的家庭得承担一笔高昂的罚款,这些残酷的事实都向这些超生的孩子传达一个信号,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不受社会和国家欢迎的,也是违法的,没错,这几乎等于说他们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他们的出生让家庭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让父母都丢了工作,现在这些孩子很多都已经长大成人,但童年的阴影肯定会伴随他们一生很长时间。
男女比例问题
一孩政策衍生的另一个人口问题是,男女比例的偏高,有些家庭在明确只能生一个的情况下,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如果发现第一胎是女婴,那么可能会违法终止妊娠,甚至弃婴。2005年一整年的男女出生比例是119:100,男婴比女婴多出了19%。据官方统计,目前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万,这意味着有大量的男性将成为“剩男”,而现代化的社会让女性有能力拒绝婚姻,让这个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这么多的“剩男”没有娶妻带来的成就感、责任感和安定感,这将大幅提高男性的犯罪率,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难题(这里没有歧视剩男的意思)。
失独问题
在我读初中时,我们的数学老师,四十来岁的中年男性,身材高大魁梧,他只有一个儿子,没想到他儿子快二十岁的时候出意外死掉了,幸好我的老师和他妻子年纪不是很大,没多久他们又生了一个孩子。中年或者老年失去独生子女,这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失去唯一的子女很容易让父母失去精神的寄托,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老人需要子女提供养老金和照顾,这会让他们的养老陷入危机。
总结
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2021年全面放开三胎,严厉的一孩政策在我国执行了35年之久,放开后生育率并没有明显的回升,这几年的人口生育率还是持续维持在1.2以下。其中原因除了计划生育之外,当然还有年轻人生育观念的改变,经历过一孩政策的父母现在都慢慢老去,他们的小孩都已经慢慢长大,但是留在几代人心里的伤痕记忆不可能轻易抹去,亲身经历的父母更有刻骨铭心的痛。而且这些政策导致的很多恶果才刚刚开始,比如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道德水平降低。人的生和死都有天命,采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强行控制人口增长,既不尊重人的意愿,也是对人类能力的一种盲目自信,导致的问题会远远超出制定政策的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