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区域房企的三个大机会》。
首先我们从现象来看看这个机会在什么地方。我觉得对于我们的客户或者用户来说,这个时代有两个“高”在改变着我们大家,一个是交通的高速,一个就是手机,移动互联网信息的高速。
我们先来看一下交通的高速,湖南省有九纵九横的高速,加上米字型的高铁,我们现在从长沙的周边往任何一个县城走,时间不会超过三个半小时,80%的县城大约在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这种交通让我们长沙边界越来越大。
过去的交通限制了县城的历史古色、自然绿色和人文特色,而现在县城变成了长沙的后花园,好像整个湖南省变成了一个“湖南市”,县域就像一个一个的城市公园。我们所希望的“城乡一体化”,在高铁高速时代来临以后,特别是在我们的互联网来临之后,已经到来了。
这个到来在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80后、90后、00后,在他们的观念内,他们压根儿不认为自己是农村的孩子,100%的进城,100%的走向长沙以外的地方,包括大量返流的农民工,他们压根儿也不认为自己是农民。他们是农民工,他们不希望他们的儿子继续成为农民工,他们也认为小孩一定要到城市里去。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批像我们这个年龄段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或者由一部分农民工成长起来的有一定成就的人,在寻找着儿时的记忆,那个属于外婆的澎湖湾。我们希望它既拥有城市的方便,还拥有农村的生态,所以我们的资本在寻找着城市以外的地方。正是因为这种人口的双向流动,决定了地产的价值。
关于房地产的价值来源,起决定作用的一定就是我们的人口,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人流,他们有一个特征,就是年轻人。如果我们的年轻人再像他父母一样,等着长大再去打工,这个过程应该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他们希望能够在城市里面获得谋生的技能,所以职业教育成为了一个蓬勃兴起的产业。
高考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是78年通过高考考上大学的。现在,湖南职业院校已经取消了高考,就是说职业院校可以自主招生,很多省会都在取消高考,特别是从初中到高中分流之后,又有很多的孩子进入了职业中专。因此,在进城的大潮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职业教育产业的兴起,这是个重要的现象。而另外一个方面,往农村走的这些人,他们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种康养,一种生活方式。
大汉集团一直在湖南生根,我们具备了什么样的优势来寻找应对这样一个趋势呢?大汉有它的品牌优势,推广大汉模式,变建房为造城,不是我们说的,是省政府在《2012-2020湖南省的城镇发展纲要》里面写的这段话。省政府认为大汉不是普通的房地产商,而是城镇建设的运营者,是一个民间的、民营的城建投(公司)。这个品牌效应为我们在县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我们在96年进县城的时候,县里是没有钱的,到现在县里面只有三年时间是有钱的,就是2014到2016年,恰好这三年我们没钱。到现在县里又没钱了,县里面不但过去需要大汉模式,现在仍然非常需要大汉模式。
在县域发展中,大汉采取的是修好一条发展路、建设一座致富城、营造一个温馨园,也就是“一路一城一园”的模式建设县城。有许多国家级省级贫困县,是因为大汉帮他们修了一条路,我们才进驻的。在修路的时候我们为县城融了资,不仅如此,在建设城市的的时候,我们还融商、融人、融居、融业、融游,20多年县域城镇化运营中,大汉结识了许多商界的朋友,拥有了强大的资源能力。
更值得骄傲的是大汉是个红色体,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力量,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县深耕20年。在建设城市中,我们的现金回流有些是五年八年,甚至最长的达十年,在这样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大汉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我们大汉的企业文化,92年刚刚创立时是1.0版,那时,我们的企业价值观是“为工作而挣钱”,因为我希望我的员工只挣钱不分钱。到了我们进县城之后,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资本=责任,业绩=财富”,那时候我们确实赚了不少的钱,我们感觉到钱没地方用的时候,突然发现县里面非常需要钱,有限的资本永远无法满足无限的社会需求,因此有了价值观2.0版的两个等号。这两年,我们把大汉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到3.0也就是“工匠精神创造美好生活”。
这种核心价值观伴随着我们的商业模式,进入县城,我们跟县城同发展,有很多合作伙伴、买房户跟我们一起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面对着这样一个现象和大汉所具备的优势,我们怎么来把握未来的机遇?我们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我们要让农民工的孩子不再是农民工,而是成为新时代的工匠。因此,我们成立了大汉国际工匠院,利用我们的优势,把我们的一端建立在县域地级城市的职业中专,用工匠精神去磨练职校学生的匠心匠能,一头利用大汉作为中国500强企业的产业,去结交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希望跟他们一起去做实训平台,这样我们让孩子们在获得学历证书的时候能够获得多个企业培训的技能证书,实现1+X的人生,让孩子们更有用,让企业更好用。
我们希望从开“店”、到开“网店”到开“校网店”的模式成为新的大汉模式,成为产业队伍建设的大汉模式,我们把企业变成学校,从源头变成我们的企业标准、企业文化,以促进我们市场网络的形成。
第二件事情,我们做了一个明道公社,明道公社是为了满足我们这一代人往生态地区,往城市周边延伸的需求。为了适应这种现象,但是我们又有所区别,明道公社它不仅是一个康养体,我们有三种社员,一种是投资型社员,一种是专业型社员,还有一种劳动型社员,三种社员融合在一起,既是公社的消费者又是公社的价值创造者。我们既是主人又是工作者,甲方和乙方融合在一起,实现一种社区养老的新方式。
第三个事情,我们在做社区数字化。今天广联达的刁总说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未来都是平台化,而我们在县域也促进了成千上万个平台的发展,我们希望把这些县域的社区上升为制造社区,我们制造一种数据,希望我们企业同许许多多的企业一样实现数字化的转型,要么把自己变成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企业,要么爬上这个数字化的平台,把自己的资源装上去,成为平台上的一个企业。我们现在选择的这三种企业的运作方向,目前感觉很好,深得市场的喜爱。当然,这条路只是开始,未来是否成功还需要检验。
当然,最终我们要回到初心,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就是我们的初心,也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未来中国一切的商业将回归到人的价值,而人的价值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维度,一个是情感,一个是数据。
对于情感价值创造,我认为需要提升心灵品质,所以说提升心灵品质既是作为我们自己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帮助别人提升心灵 品质,也是一项巨大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构建数字,包括所有社区的探头都在构建数字,我们只有在生产生活环境中,不断地构建人的行为数据,这种行为数据构成了人的价值维度,也就是人最大的财富,或者是大我和社会的需求。
我相信,我们将回到一个工匠时代,一个工匠精神的时代,工匠精神对于美好生活来说,既是一个充分条件,同时也是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没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创造美好生活。我们也相信再过三十年,中国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对于现代的职业教育,如果我们不从这些孩子们心理上帮助他们提升心灵品质,我们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因此我们在构建职业教育平台的时候确实有许多的想象,在构建产业数字化的平台的时候,我们也是为了美好的梦想。我们深信工匠精神,创造美好生活!